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4 — 器材的連接靠線材

#4 Podcast器材的連接靠線材

器材之間的溝通就是靠線材,但是線材百百種要怎麼挑選?

新手器材指南 說明書+前三集,用新手的角度以及情境式的選購模式跟大家介紹了

  • Podcast錄製的流程簡介

  • 這個系列推薦的選購重點

  • #1 麥克風選購

  • #2 錄音介面選購

  • $3 監聽耳機選購

這一篇要帶大家來看連接上述器材的重要夥伴——線材

先複習一下連接的順序

  • 單人節目:麥克風 → 電腦 → 耳機

  • 多人節目:麥克風 → 錄音介面 → 耳機

上面的『箭頭』就代表會需要使用今天的主題 ——『線材』,來幫助我們傳輸資料、聲音。
如果沒有線材錄音工作就沒辦法完成。

那我們會使用到

  1. USB 線

  2. XLR 平衡線 / 麥克風線

  3. 3.5mm or 6.3mm 耳機線

 

我們先用節目人數來做分類:

單人節目在指南#1有說明:最適合新手的是『動圈式USB麥克風』,直接連接電腦錄音 麥克風連電腦就是使用『USB線』,通常在購買麥克風時他就會附贈了。 麥克風連耳機就是使用耳機本身的『耳機線』。 可以看得出來單人節目真的是輕鬆許多啊~

多人節目在指南#1也有說明:最適合新手的是『動圈式XLR麥克風』,需要『XLR平衡線』連接『錄音介面』來完成錄音,再藉由『耳機線』來監聽。 多人錄音要購買的器材較多並且是分開購買的。那要買什麼樣的線就是一個問題了!

 

1️⃣麥克風連接錄音介面——『XLR 平衡線』 或稱作 『麥克風線』(見下圖
通常賣錄音器材的店家、不論是實體商店還是網路商店都會有這個線材可以選購。

💡重點來了:新手選購麥克風線推薦
⁍ 價格:一米(含XLR接頭)大約 180–250 ntd
⁍ 長度:長度適中,例如3M-5M是差不多通用的長度

很多人一開始在買的時候都會忘記要考慮長度。如果要換空間擺設,麥克風線不夠長就必須要再去添購。所以我會建議買大約3–5M,在大部分的情況都會適用。

⚠️注意:品質不好的麥克風線,會有底噪以及容易被干擾的問題。價格過低的話有問題的風險較高。

USB線以及耳機線其實是隨著器材、耳機本身就會附的線材。那有什麼地方要注意呢?

 

2️⃣ USB線:新手最需要注意的是接頭的種類

USB type A, type B, type C大家有搞清了嗎? 如果今天隨機附贈的線不見了,要再買一台一定要看清楚器材端以及電腦端的接頭是哪一種形狀,也要明確跟店家確認是可以傳輸資訊的線喔!有一些充電線只能充電不能傳輸!買錯錢就白花ㄌ

 

3️⃣ 耳機線:新手最需要注意的是接頭的大小

大部分的監聽耳機都會附贈轉接頭。裝上之後是6.3mm的大小,拿掉之後是3.5mm的大小。
如果沒有隨耳機附贈那最好可以買幾顆轉接頭備用!
大部分的器材都是使用6.3mm大小的孔徑。所以耳機一定要確定有帶到轉接頭~

新手們很常忘記這些線材也有可能是讓錄音品質不好的原因,所以就選購了非常便宜的線材。

但這些線材也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如果遇到噪音但是查不出原因,這些線材都有可能是兇手喔!

📌『XLR 平衡線』小教室
『XLR 』是他接頭的名稱
『平衡線』 是他線的種類:平衡訊號線(具有正、負、接地三個端點)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他的接頭換別的樣式他就會有不同的名字,例如:6.3mm phone jack平衡線 想知道更多的話!光是這個線應該就可以寫三篇ㄌ >_<

下一集最終回我們來講一下適合新手的錄音軟體!

Previous
Previous

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3 — 監聽耳機選購

Next
Next

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5 — 剪輯後製軟體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