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2 — 錄音介面選購

#2 Podcast 錄音介面選購

錄音介面的功用是什麼?挑選合適的器材真的可以省時又省力!

『錄音介面』或有人稱作『錄音機』或是『混音器』,他們的確是在設計上不同的產品,不過在新手指南裡,我們不要管他的名字了,所以統稱他是錄音介面(他也的確是啦!)

手持錄音機

錄音介面

混音機

很清楚可以看出上方圖片他們的造型很不同,那是因為他們是針對不同的錄製情境以及錄製對象所設計的。

先幫大家複習一下,我個人認為的新手器材選購重點

  1. 功能多合一:減少器材的連接、減少線材

  2. 存取多樣性:減少電腦與器材的設定

  3. 二手市場流動性:假設今天要退坑,要脫手的可能性高

  4. 中間價位:有廠牌、有品質,所以絕對不是低價導向

以下就要進入正題,有看上一篇麥克風選購的話就知道,Podcast節目主要都大於一人的情況會需要看這篇(還沒看過的,連結趕快點下去!)

 

先來看一般錄音介面的連接方法 — 範例A

以左圖為例,跟大家說明一下可能會遇到問題的地方。

  1. 錄音介面與電腦連接的規格:type a(一般usb), 還是type c
    在選購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是否匹配,不建議轉接

  2. 錄音介面與電腦都是數位器材
    我們需要確認
    取樣位元率(Bit Depth)
    取樣頻率(Sample Rate)
    在不同機器上兩者設定是否一致。錄音介面是Bit depth: 16, sample rate: 44.1k. 錄製軟體也要有一樣的設定(備註一)

  3. 要熟悉軟體的操作,確保錄製時輸入與輸出設定正確,錄製格式正確。有時候你有聽到不一定表示你有錄進去,如果沒有錄到就很GG

  4. 兩個人錄製節目,兩個人都需要戴耳機,但是一般的錄音介面不會有夠多的耳機孔,所以需要耳機分配器,讓多人聆聽。

如果覺得很複雜,對,是真的有點小複雜,因為的很多小細節需要注意。

新手器材指南選的器材,可以讓你不用管上述大部分的事情,更簡易的操作也更不會出錯。


適合新手錄音介面的連接方法 — 範例B

大家可以看到右圖清爽許多。

我認為新手適合直接錄音在記憶卡裡(因為只要牽扯到接電腦,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再來耳機插上就可以開始錄音,省去接電腦、開軟體、分配器,再加上一大堆設定的過程。

*假設今天有異常雜訊,每一條線都有可能是兇手,範例二的排錯時間就會相對比較短。

講了這麼多,終於來到選購重點:

  1. 可以插記憶卡

  2. 匹配的耳機孔數

以Podcast來說,幾個人講話,就是幾個人聽(備註二),所以我們就針對人數來決定要用哪一個錄音介面吧~

  • 2人:Rodecaster DUO(約18,900ntd)

  • 3-4人:Zoom PodTrak P4(約7,000ntd), Rodecaster Pro 2(約28,800ntd), Tascam Mixcast 4(約20,000ntd)

  • 5-6人:Zoom PodTrak P8(約18000ntd)

  • 6人以上:要錄6人以上的實在不是新手會做的事!

*Rodecaster Pro的價格較高,因為他的功能更多,軌道數也更多,相較於P4是比較進階的器材。如果你是新手不需要一開始就購入。有興趣進階可以去有Rodecaster Pro的Podcast錄音室試用看看,確定是自己需要的再入手。

上述三個錄音介面都是針對Podcast使用者設計的器材,也的確更符合Podcaster的使用習慣,如果是新手更適合選擇這樣的器材,而不是選擇設計給錄樂器的器材。

下一篇新手器材指南#3,帶大家來看耳機喔!

 

備註一:取樣位元率(Bit depth)、取樣頻率(Sample Rate),如果你是新手們可能會常常看到(16,44.1), (24,48)這樣的數字組合。這兩個專有名詞其實是非常的重要,很多時候聲音有問題第一個檢查的就是兩台機器的數字設定是否一致。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文章來告訴大家他們是什麼,如果你還不太能夠理解也沒有關係,但是絕對要記得『他們必須match!』

延伸閱讀:Digital Audio Basics: Audio Sample Rate and Bit Depth — izotope

備註二:為什麼每一個錄音的人都要用耳機來聽自己的聲音?也就是說4個人錄音,就是4個人都要戴耳機

因為在多人錄音的情況下,我們會希望每個人的聲音在被錄製進機器時,大小聲是沒有差距太大的。所以戴著耳機除了可以更清楚聽見對方的聲音,也可以隨時調整彼此講話的音量。另外除了有很多口水聲、唇齒音、噴mic的情況也是要帶著耳機才能聽到的,有聽到就可以做調整。錄製當下的調整絕對比後製調整來有效。

Previous
Previous

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1 — 麥克風選購

Next
Next

Podcast新手器材指南#3 — 監聽耳機選購